找到相关内容62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樂山大佛為何取倚坐姿勢

    海通以鑿佛的形式,讓石塊下填三江匯聚處的迥水沱,消除漩渦,減弱水勢,以利航運。說「鑿佛鎮水」,不過是藉以宣揚「佛法無邊」,同時以鑿佛為號召力,讓人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歷史學家郭沫若說,大佛是減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4443668.html
  • 人天道/解脫道/菩薩道

    代表是成佛,而是將人天道和解脫道,福慧雙修,兼顧並重之人,稱之為菩薩道,畢竟羅漢的解脫清淨之道,已是人中稀有的法門,但還是無法比擬菩薩道的尊貴,因為實踐人天道的福德果報,只要出錢、出力,多做社會公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3845249.html
  • 玄奘弟子中异流人物圆测

    译事中,圆测参予讲译,出力颇勤。可惜到第二年,译事还没告竣,圆测就在洛阳授际寺入寂西逝了。  圆测入寂后,在洛阳龙门香积寺北谷择地为化,遗骨部分入塔。弟子慈善、战庄等又把他的另一部分遗骨,埋在终南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2545373.html
  • 佛是什么?

    佛者必须先了知佛是什么?   有人说,我们听说,欲学佛欲成佛很容易。依您这样说,即不太容易了?认真的说,世间欲吃一顿饭,欲生存生活都须出力出汗,都须很多的努力,欲成家立业,欲成就一个事业,都须很多的...

    释圣法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547293.html
  • 以规矩为调整心性的起步

    以规矩为调整心性的起步   大家修学佛法,对于要如何调整自己,道理大家都知道,就是不知在哪里用力。知道这样对,那样对,可是事到临头,又是迷迷糊糊一团糟,又走回烦恼老路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我们出不了力,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使上力,以至于心性依旧故我,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如何出力”实在是很重要的问题。  佛经上提过鞭举的故事,有一种人鞭子举起来还没打下去,他就知道要走;有的人要打了他,痛了...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249178.html
  • 安祥禅的特色

    了解:「法不孤起」,一个新的法门的兴起是需要很多条件的,需要有人发心,出钱出力,不怕苦,不怕难,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来宏法。为什么?尽管佛法的精神和本质永恒不变,但是在佛法的表现和入门上,则必须因应时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1552645.html
  • 敦煌乐伎

    养人是敦煌壁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出力、开窟造像的施主和捐助者,包括当时社会上各阶层、各民族的佛教信仰者。在供养人画像行列里常画一些奏乐歌舞的人物肖像画名为供养人乐伎。  3、...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0653094.html
  • 鸠摩罗什在长安

    ,仍有很显赫的,那些人都是罗什的后裔。一位伟大的法师在晚年之所以仍有这么—段因缘,只能说是宿业如此,而不是他本身的戒德有什么动摇。  那时候帮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僧肇、僧叡等人,出力最多,而远在庐山...

    圣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5253314.html
  • 佛门诸神

    信捐资出力,在和平桥北面桥尾山原大峰墓园和灵泉寺附近修复和兴建包括有上述墓、寺和古碑亭、大峰纪念馆、大峰医院的大峰风景区。崇奉大峰的泰国报德善堂近百年来做了大量的慈善公益事业,他们建立了泰国华侨医院、...

    吴勤生、林伦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1064620.html
  • 一个佛教弟子的财富观

    第一次在准提网站上看到高七师在2001年的自我介绍,后来又看到星云法师的文章贫穷就是罪恶,感慨万分,回想起自己这十年学佛道路,对财富观念感触颇深,也有过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和不甘于平凡的挣扎。每当看到书籍报纸上报道某个大企业家同时也是虔诚的佛教弟子,在自己拥有财富的同时积极为佛教事业出力,心中都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欣慰和欣喜,也有着深深的羡慕,觉得一个佛教弟子应该拥有在这个社会上的社会认同!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4675057.html